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站在食品安全科学研究前沿
时间:2023-11-09 23:48 点击次数:165

  2012年两会召开之际,关于两会热点话题的讨论持续不断。据网络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网民最为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之一,更是“重中之中”。显然,“食品安全问题”将继续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乐观,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毒芽菜、塑化剂、染色馒头、香精包子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接踵而至,严重威胁大众健康。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过程中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农产品与食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这些都给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手段因检测周期长、人力财力耗费量大、灵敏度低,不能很好地为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服务。因此,寻求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关键方法、技术和仪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与传感技术”创新团队榜上有名。多年站在食品安全研究风口浪尖,该团队勇于攻关,力排众难,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业界的普遍赞誉。

  福州大学分析化学学科,是福州大学最具优势的学科方向之一,1981年获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先后入选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学科,其学科建设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经过多年的建设,福州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已拥有专用科研用房5000多平方米,专用科研仪器设备价值6000多万元。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成立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与传感技术”创新团队就是依托于该学科发展而来,是国内较早开展食品安全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追本溯源,薪火相传。该团队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张帆、王耀光、安镜如教授等曾经在本学科领域十分活跃,是我国分析化学界有影响力的学者。经过多年努力,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已经成长起来。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5名,包括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其中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人入选“福建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3人获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 人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6人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已经形成了一支以留学回国中青年博士和博士后为骨干,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队伍。

  团队带头人杨黄浩教授,长期从事分析化学、食品安全分析和环境分析研究,曾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以通讯作者在包括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nal. Chem.、Chem. Commun.在内的SCI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已被他人引用1000余次,单篇最高已被他引235次。研究论文曾被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ina、Nature NPG Asia Materials等刊物和网站作为亮点报道。2011年,杨黄浩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除此之外,他还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并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福建省青年科技奖”。

  团队学术带头人陈国南教授,现为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技术,毛细管电泳/电色谱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应用的研究。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50多篇。曾承担或完成与食品安全、环境化学等有关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等20多项科研课题。2005年获福建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正是一代又一代团队成员所积累的学术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与传感技术”创新团队由起步、发展到走向辉煌,奠定了雄厚的底蕴。在传承弘扬团队精神中,他们继续奋力前行。

  多年辛勤耕耘,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与传感技术”创新团队靠出类拔萃的实力,将国内外同行的目光聚焦到他们身上。呈现在同行面前的,犹如一条熠熠生辉的“项链”, 那颗颗璀璨的珠子就是实验室的“能工巧匠”们精心打造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近年来,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与传感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主持和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重大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重大专项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达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达35项,科研经费累计超8000万元。团队近5年来在国际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多篇。研究工作多次被Nature China、ACS Chem. & Eng. News、Chemical Technology等刊物网站介绍推荐。

  如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将新型碳纳米材料石墨烯与生物分子相结合,建立了快速、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DNA 和蛋白质的光学传感新方法,该方法有望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成果被多家专业媒体作为亮点进行报道,赞扬他们建立了第一个基于石墨烯的光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有望实现重大疾病的低成本、快速、灵敏和特异的检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应用前景。目前,石墨烯生物传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疾病生物标志物检测、药物筛选、生物医学成像、食品安全分析等方面,体现了成果的开拓和引领作用。

  同时针对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团队积极开展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重要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以及食品安全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器的开发,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26项,授权15项。在解决国家食品安全保障重大需求方面,团队取得两个突破:一是食品安全复杂体系的分离检测新技术建立;二是食品中重要污染物的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的研发。如团队针对福建省水产品中有毒金属元素污染情况严重的问题,开展了水产品中元素形态分析,开发了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E-ICP-MS)联用仪器。利用CE-ICP-MS的联用技术,他们成功地测定了紫菜、海带水产品中超微量的不同形态砷化合物,各种贝类产品中的锡化合物和富硒米中不同形态硒化合物的浓度。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紫菜、海带等藻类及贝类食品中毒元素形态分析的难题,为水产品的安全消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该系列成果已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授权。在福建省科技厅产学研重大课题和厦门市政府高新技术计划的支持下,目前这一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正在顺利进行,三代样机已经通过性能测定,目前已经在国内数家高校和科研单位试用,准备在近期推向市场,进而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

  近年来,团队在食品中重要污染物的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开发及其示范应用、食品安全监控技术及示范应用等方面成果也十分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成功地研发了农药残留速测仪、瘦肉精速测仪、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等十几种系列新产品;完成了农药残留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有机氯农药速测技术等。团队已将上述开发的仪器与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建立18个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培育示范龙头企业12个,建立茶叶、蔬菜、猪肉和水产品食品安全生产体系。实现食品中重要污染物的现场定量半定量检测,改善了我国众多农贸集市食品无法全面、快速监测的不利局面。目前,团队发展的系列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与配套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为生产企业及示范基地新增产值约27430万元,新增税收约22790万元,出口创汇约67220万美元,节支约3600万元。团队已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 项。

  团队还积极与食品安全检测部门合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体系的研究,制定了3项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涉及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鳗鱼等多种食品的有害残留物检测方法等;建立了蔬菜、茶叶加工储运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加工储运技术规程23项,并已成为福建省地方标准,形成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这些操作规范和规程填补了国内本领域技术空白。

  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仪器,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支撑。目前,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与传感技术”创新团队虽然已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与传感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团队,但团队并不因此而停滞不前,他们表示将继续为我国食品安全分析技术的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添砖加瓦,贡献己力。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7 新城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