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1碘的萃取
时间:2024-02-14 16:34 点击次数:102

  (1)实验原理:由于I2和CCl4沸点不同,加热其混合物,沸点低的CCl4先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从资料查得I2熔点:114℃,沸点184℃,而CCl4沸点77℃,沸点相差107℃,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把CCl4蒸馏出去,从而与碘分离。不过蒸馏时,需要水浴加热,以便及时控制温度)。

  (3)实验现象:80℃水浴片刻,烧瓶中出现紫色蒸汽,锥形瓶中也开始收集到浅紫红色溶液,最终烧瓶中残留少量的碘。

  1)用NaOH浓溶液反萃取法,使I2转化成碘盐进行富集。I2和CCl4的溶液中的碘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歧化反应,所以可以用较浓氢氧化钠溶液对I2和CCl4的溶液进行反萃取,使CCl4得到回收,I2与NaOH反应后,能以盐的形式富集。这一萃取进行得十分完全。反应为:3I2+6NaOH==5NaI+NaIO3+3H2O;当NaI和NaIO3富集到相当量时,使体系变成酸性介质(如加入足量的H2SO4),使其中碘元素转变成I2单质得以回收。反应为:5NaI+NaIO3+3H2SO4==3Na2SO4+3I2+3H2O。

  用固体NaOH代替NaOH溶液进行反萃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查得NaOH 固体的密度为2.1g/cm3,它与I2反应的产物NaI的密度为3.7g/cm3,NaIO3的密度为4.3 g/cm3,都大于CCl4的密度。而CCl4的密度为1.59g/cm3,也远远大于I-及I2的密度。这样就构成一个三相体系,即固体NaOH(及反应生成的NaI、NaIO3)在最下层,CCl4在中层,最上层为含I2的水层。当上面的水层中含有的I2时,两步萃取可以同时进行。即水层的I2进入中层的CCl4层,中层的CCl4层里的I2又与下层的NaOH反应。I2在水层和CCl4层中不再有分配平衡,加快了萃取的进度,自发生成的I2最终会转移到固体中去。将上层的水和中层的CCl4倾倒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得以回收CCl4;而下层的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滴入适量的稀H2SO4利用图2的装置进行加热处理即可得到碘。

  (2)过氧化氢法。从资料上查得,碘可与过氧化氢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发生反应:

  实验1:取10mL学生实验后的碘的CCl4萃取液于大试管中,先加入20滴饱和NaHCO3,后加入30%的H2O2溶液,液体只是分层,没有其他现象。振荡后紫色逐渐变浅,并有大量气体产生,静置后CCl4仍有气泡产生。弃去上层清液,继续加入10滴饱和NaHCO3和10滴H2O2溶液振荡,颜色全部褪去。移入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得到纯净的CCl4,而碘转化为NaI富集。

  80℃水浴片刻,烧瓶中出现紫色蒸汽,锥形瓶中也开始收集到紫色的液体。最终烧瓶中残留少量的碘,大部分的碘和四氯化碳一同被蒸出。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将碘置于烧瓶中,水浴加热到50℃时,烧瓶中已有少量的紫色蒸汽,当水浴加热到77℃时,烧瓶中已有很多紫色蒸汽。由此说明碘在77℃时较多地升华,所以在四氯化碳的沸点时,大部分的碘随着四氯化碳一起蒸出,说明常压蒸馏不能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将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2g碘溶于30mL四氯化碳中),在室温下,压力在10~15mmHg,进行减压蒸馏,约8分钟就将碘和四氯化碳分离开来。

  综上所述,用蒸馏的方法来提取碘是不可采用的方法,常压蒸馏不能分离,减压蒸馏可以分离,但通常在实验室不方便操作。因此,采用化学方法(NaOH浓溶液反萃取法;过氧化氢法)来分离碘和四氯化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张萍.实验废液中碘与四氯化碳的回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3]韩建成.简易化学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4]曹忠良、王珍云.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5]满旭.从碘的四氯化碳萃取液中回收四氯化碳的探究[J].化学教学,2007(9)

  【要点解读】 1.分液漏斗的查漏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操作方法: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萃取剂的选择 (1)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 (2)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 (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 【重难点考向一】萃取剂的选择 【例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有关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和说法正确的是()A.难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难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C.萃取剂可以选择酒精 D.难溶于水,且碘在此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D 考点:萃取剂的选择 【重难点考向二】萃取与分液基本操作

  【例2】实验课上几名同学对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处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 漏斗上口处,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答案】D 【解析】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该从上口倒出。 【重难点点睛】萃取分液的几个注意事项 (1)萃取剂并不是唯一的,如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苯、CCl4、汽油均可作萃取剂。 (2)汽油、苯的密度比水小,萃取I2后显紫红色,且位于上层;CCl4的密度比水大,萃取I2后显紫红色,且位于下层。 (3)萃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重难点特训】 1.下列有关萃取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萃取在香料、药物的提取中应用广泛 B.用乙醇作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时,下层溶液呈紫色 D.萃取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要使用分液漏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萃取在香料、药物的提取中应用广泛,故A正确;用乙醇易溶于水,不能作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B错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时,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下层溶液呈紫色,故C 正确;萃取后的混合物利用分液法分离,需要使用分液漏斗,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 2.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错误的是(双选)()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实验2-3 从海带中提取碘) 1.实验目标 (1)掌握萃取、过滤的操作及有关原理。 (2)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 (3)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预习指导 引导学生预习教材中本实验的原理部分。 将海带烧成灰是为了将其中各种成分转移到水溶液中,加一些酒精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加充分。碘在海带灰中主要以碘化物的形式存在,如以碘化钾,碘化钠的形式存在。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在其中主要的存在形式为化合态,例如,KI及NaI。灼烧海带,是为了使碘离子能较完全地转移到水溶液中。由于碘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一些氧化剂氧化生成 碘单质。例如:,生成的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约是在水中溶解度的85倍,且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因此可用四氯化碳把生成的碘单质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萃取的原理:利用某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性,进行分离的过程。溶质一般是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向溶解度大的溶剂中运动。在实验室中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分离。 3.实验要求

  (1)加热灼烧中要盖紧坩埚盖,防止海带飞出。最好带防护眼镜,防止迷眼。 (2)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 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 min,过滤。加水要适量。 (3)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再加入约1 mL H2O2溶液,应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褐色。 (4)将滤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1 mL CCl4,振荡,静置。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分液现象:CCl4层为紫红色,水层基本无色。 4.问题与讨论 (1)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萃取碘不可使用酒精,因为酒精和水可任意混溶,达不到萃取的目的(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来说明萃取对溶剂的要求──互不相溶。) (2)萃取实验中,要使碘尽可能全部地转移到CCl4中,应加入适量的萃取剂,同时采取多次萃取的方法。

  从海 带中提取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萃取、过滤的操作及有关原理。 2.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 3.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实验原理 把干海带燃烧后生成的灰烬,海带会中的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加入去离子水并煮沸,使碘离子溶于水中,过滤取滤液,调节滤液pH 为中性(海带灰里含有碳酸钾,酸化使其层中性或弱酸性对下一步氧化析出碘有利。但硫酸加多了则易使碘化氢氧化出碘而损失)。蒸干滤液,将得到的白色固体与重铬酸钾混合均匀,研磨。在高筒烧杯中加热混合物,此时碘单质会升华出来,用注满冰水的圆底烧瓶盖在烧杯口处,碘就会凝华在烧瓶底部。刮下生成的碘,称量计算产率。 三、实验装置图 四、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子天平,天平,圆 底烧瓶,高筒烧杯,烧杯(50ml 、250mL ), 酒精灯,剪子,带盖坩埚,泥三角,坩埚钳,蒸发 皿,脱脂棉,研钵,pH 试纸,定量滤纸,吸滤瓶,导管,橡皮管,小刀。 试剂:干海带(50g ),蒸馏水,自来水,H 2SO 4溶液,重铬酸钾(s )。 五、实验方法 1.取50g 食用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附着物刷净,不要用水洗。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放入瓷坩埚中,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 2.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烧成炭黑色灰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 3.将海带灰倒在烧杯中,依次加入50ml 、30ml 、10ml 蒸馏水熬煮,每次熬煮后,倾泻出上层清夜,抽滤。将滤液和三次浸取液合并在一起,总体积不宜超过40ml 。再加入15mL 蒸馏水,不断搅拌,煮沸4min ~5min ,使可溶物溶解,10分钟后过滤。 灼烧海带 碘升华装过滤装置

  碘水中碘的萃取 令狐文艳 一、实验目的: ①体验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树立实验环保意识。 ②认识各种仪器,熟悉和掌握分液漏斗的操作。 ③验证萃取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利用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三、仪器及用品: 量筒、烧杯、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试剂:碘的饱和溶液,四氯化碳(或煤油) 四、操作步骤: 1、检漏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盖紧上口玻璃塞。把分液漏斗垂直放置,观察活塞周围是否漏水。再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部分,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观察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水,用左手转动活塞,看是否灵活。 2、装液 用量筒量取 5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2 mL四氯化碳(CCl4),盖好玻璃塞。

  3、振荡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4、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 5、分液(取下层溶液)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延烧杯壁流下。 6、分液(取上层溶液) 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烧杯中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7、回收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倒入2到指定的容器中。 8、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五、现象和结论: 现象: 1、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四氯化碳可以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黄色,下层无色透明、油状。 2、振荡时有少量气泡。 静置分层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或黄色变浅),下层紫红

  1.蒸馏法分离的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由于I2和CCl4沸点不同,加热其混合物,沸点低的CCl4先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从资料查得I2熔点:114℃,沸点184℃,而CCl4沸点77℃,沸点相差107℃,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把CCl4蒸馏出去,从而与碘分离。不过蒸馏时,需要水浴加热,以便及时控制温度)。 (3)实验现象:80℃水浴片刻,烧瓶中出现紫色蒸汽,锥形瓶中也开始收集到浅紫红色溶液,最终烧瓶中残留少量的碘。 1)用NaOH浓溶液反萃取法,使I2转化成碘盐进行富集。I2和CCl4的溶液中的碘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歧化反应,所以可以用较浓氢氧化钠溶液对I2和CCl4的溶液进行反萃取,使CCl4得到回收,I2与NaOH反应后,能以盐的形式富集。这一萃取进行得十分完全。反应为:3I2+6NaOH==5NaI+NaIO3+3H2O;当NaI和NaIO3富集到相当量时,使体系变成酸性介质(如加入足量的H2SO4),使其中碘元素转变成I2单质得以回收。反应为:5NaI+NaIO3+3H2SO4==3Na2SO4+3I2+3H2O。 用固体NaOH代替NaOH溶液进行反萃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查得NaOH 固体的密度为2.1g/cm3,它与I2反应的产物NaI的密度为3.7g/cm3,NaIO3的密度为4.3 g/cm3,都大于CCl4的密度。而CCl4的密度为1.59g/cm3,也远远大于I-及I2的密度。这样就构成一个三相体系,即固体NaOH(及反应生成的NaI、NaIO3)在最下层,CCl4在中层,最上层为含I2的水层。当上面的水层中含有的I2时,两步萃取可以同时进行。即水层的I2进入中层的CCl4层,中层的CCl4层里的I2又与下层的NaOH反应。I2在水层和CCl4层中不再有分配平衡,加快了萃取的进度,自发生成的I2最终会转移到固体中去。将上层的水和中层的CCl4倾倒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得以回收CCl4;而下层的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滴入适量的稀H2SO4利用图2的装置进行加热处理即可得到碘。 (2)过氧化氢法。从资料上查得,碘可与过氧化氢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发生反应: I2+H2O2+2NaHCO3 = 2NaI+CO2↑+O2↑ 实验1:取10mL学生实验后的碘的CCl4萃取液于大试管中,先加入20滴饱和NaHCO3,后加入30%的H2O2溶液,液体只是分层,没有其他现象。振荡后紫色逐渐变浅,并有大量气体产生,静置后CCl4仍有气泡产生。弃去上层清液,继续加入10滴饱和NaHCO3和10滴H2O2溶液振荡,颜色全部褪去。移入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得到纯净的CCl4,而碘转化为NaI富集。 三结果讨论 1.采用常压蒸馏方法不能很好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80℃水浴片刻,烧瓶中出现紫色蒸汽,锥形瓶中也开始收集到紫色的液体。最终烧瓶中残留少量的碘,大部分的碘和四氯化碳一同被蒸出。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将碘置于烧瓶中,水浴加热到50℃时,烧瓶中已有少量的紫色蒸汽,当水浴加热到77℃时,烧瓶中已有很多紫色蒸汽。由此说明碘在77℃时较多地升华,所以在四氯化碳的沸点时,大部分的碘随着四氯化碳一起蒸出,说明常压蒸馏不能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2.减压蒸馏可以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将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2g碘溶于30mL四氯化碳中),在室温下,压力在10~15mmHg,进行减压蒸馏,约8分钟就将碘和四氯化碳分离开来。 综上所述,用蒸馏的方法来提取碘是不可采用的方法,常压蒸馏不能分离,减压蒸馏可以分离,但通常在实验室不方便操作。因此,采用化学方法(NaOH浓溶液反萃取法;过氧化氢法)来分离碘和四氯化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唐敏.碘和四氯化碳的分离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0

  《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奇心强,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知识储备上,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不太明确,有这方面的学习渴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也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萃取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萃取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练习萃取和分液操作。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四、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用品 药品:50ml分液漏斗、试管、烧杯、铁夹台、铁圈、玻璃棒、CCl4、碘、酒精。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 (三)主要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实验探究、练习 五、教学流程示意图

  高中化学固态究竟的制取和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中化学固态究竟的制取和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报告文档 2、篇章2: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 篇章1:高中化学固态究竟的制取和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报告文档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 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 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 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从海 带中提取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萃取、过滤的操作及有关原理。 2.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 3.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实验原理 把干海带燃烧后生成的灰烬,海带会中的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加入去离子水并煮沸,使碘离子溶于水中,过滤取滤液,调节滤液pH 为中性(海带灰里含有碳酸钾,酸化使其层中性或弱酸性对下一步氧化析出碘有利。但硫酸加多了则易使碘化氢氧化出碘而损失)。蒸干滤液,将得到的白色固体与重铬酸钾混合均匀,研磨。在高筒烧杯中加热混合物,此时碘单质会升华出来,用注满冰水的圆底烧瓶盖在烧杯口处,碘就会凝华在烧瓶底部。刮下生成的碘,称量计算产率。 三、实验装置图 四、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子天平,天平, 圆底烧 瓶,高筒烧杯,烧杯(50ml 、 250mL ),酒精灯,剪子,带盖坩埚,泥三角,坩埚钳,蒸发皿,脱脂棉,研钵,pH 试纸,定量滤纸,吸滤瓶,导管,橡皮管,小刀。 试剂:干海带(50g ),蒸馏水,自来水,H 2SO 4溶液,重铬酸钾(s )。 五、实验方法 1.取50g 食用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附着物刷净,不要用水洗。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放入瓷坩埚中,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 2.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烧成炭黑色灰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 3.将海带灰倒在烧杯中,依次加入50ml 、30ml 、10ml 蒸馏水熬煮,每次熬煮后,倾泻出上层清夜,抽滤。将滤液和三次浸取液合并在一起,总体积不宜超过40ml 。再加入15mL 蒸馏水,不断搅拌,煮沸4min ~5min ,使可溶物溶解,10分钟后过滤。 灼烧海带 碘升华装过滤装置

  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碘水中碘的萃取 实验目的:1.学会从碘水中把碘提取出的方法; 2.验证萃取的原理; 3.初步学会使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即:萃取剂,四氯化碳)把溶质(碘)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水)组成的溶液(碘水)中提取出来,再 利用分液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药品:碘水,四氯化碳 器材: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 检漏:关闭下端活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观察活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右手食指摁住玻璃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玻璃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1、装液:用量筒量取6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然后再注入3mL四氯化碳(CCl4)(四氯化碳不宜取得过多的原因:1.略有毒性2.浪费药品3.造成污染4.处理不便),盖好玻璃塞。 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层呈色,为层。 3、振荡: 用右手压住,左手握住,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振荡过程中需不时打开活塞,进行。 4、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

  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层呈色,为层。 5、分液 (1)将上端的玻璃塞打开(或者,使塞上的或对准漏斗上的),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流出,用烧杯承接。。 (2)待下层液体流尽时,迅速关闭。烧杯中的回收到指定容器中(有机液体必须回收到指定容器内!否则污染环境)。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倒出。 6、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反思交流】 1、若分液时不打开上端玻璃塞,能否顺利分液? 2、经振荡、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理论上应该呈什么色?实际上呈现什么颜色?请解释原因。 3、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碘水中碘的萃取 一、实验目的: ①体验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树立实验环保意识。 ②认识各种仪器,熟悉和掌握分液漏斗的操作。 ③验证萃取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利用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三、仪器及用品: 量筒、烧杯、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试剂:碘的饱和溶液,四氯化碳(或煤油) 四、操作步骤: 1、检漏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盖紧上口玻璃塞。把分液漏斗垂直放置,观察活塞周围是否漏水。再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部分,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观察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水,用左手转动活塞,看是否灵活。 2、装液 用量筒量取5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 2 mL四氯化碳(CCl4),盖好玻璃塞。 3、振荡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4、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 5、分液(取下层溶液)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延烧杯壁流下。 6、分液(取上层溶液) 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烧杯中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7、回收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倒入2到指定的容器中。 8、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五、现象和结论: 现象: 1、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四氯化碳可以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黄色,下层无色透明、油状。 2、振荡时有少量气泡。 静置分层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或黄色变浅),下层紫红色。 结论:四氯化碳(CCl4)能萃取碘水中的碘。

  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⒉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别,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分液漏斗。 ⒊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⒋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 (二)教学难点:萃取

  四、设计思路 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实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以往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经常混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先学习分液,再学习萃取,最后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 五、仪器、药品 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六、教学过程

  《碘水中碘的萃取》案例解析 《碘水中碘的萃取》案例解析 实验名称:碘水中碘的萃取 实验目的:1.学会从碘水中把碘提取出的方法; 2.验证萃取的原理; 3.初步学会使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即:萃取剂,四氯化碳)把溶质(碘)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水)组成的溶液(碘水)中提取出来,再利用分液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药品:碘水,四氯化碳 器材: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 检漏:关闭下端活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观察活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右手食指摁住玻璃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玻璃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1、装液:用量筒量取6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然后再注入3mL 四氯化碳(CCl4)(四氯化碳不宜取得过多的原因:1.略有毒性 2.浪费药品3.造成污染4.处理不便),盖好玻璃塞。 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层呈色,为层。

  3、振荡:用右手压住,左手握住,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振荡过程中需不时打开活塞,进行。 4、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层呈色,为层。 5、分液(1)将上端的玻璃塞打开(或者,使塞上的或对准漏斗上的),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流出,用烧杯承接。 (2)待下层液体流尽时,迅速关闭。烧杯中的回收到指定容器中(有机液体必须回收到指定容器内!否则污染环境)。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倒出。 6、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反思交流】 1、若分液时不打开上端玻璃塞,能否顺利分液? 2、经振荡、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理论上应该呈什么色?实际上呈现什么颜色?请解释原因。 3、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碘水中碘的萃取 一、实验目的: ①体验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树立实验环保意识。 ②认识各种仪器,熟悉和掌握分液漏斗的操作。 ③验证萃取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利用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三、仪器及用品: 量筒、烧杯、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试剂:碘的饱和溶液,四氯化碳(或煤油) 四、操作步骤: 1、检漏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盖紧上口玻璃塞。把分液漏斗垂直放置,观察活塞周围是否漏水。再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部分,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观察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水,用左手转动活塞,看是否灵活。 2、装液 用量筒量取5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 2 mL四氯化碳(CCl4),盖好玻璃塞。 3、振荡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4、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 5、分液(取下层溶液)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延烧杯壁流下。 6、分液(取上层溶液) 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烧杯中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7、回收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倒入2到指定的容器中。 8、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五、现象和结论: 现象: 1、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四氯化碳可以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黄色,下层无色透明、油状。 2、振荡时有少量气泡。 静置分层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或黄色变浅),下层紫红色。

  从I2的CCl4溶液中提取碘的探究 方法一 2006年四川省高考提供的答案是蒸馏;教辅资料提供的答案是:蒸馏或升华。目前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都认可这两种答案,这个答案到底正确与否? 分析我们先看这几种物质的沸点:I2的沸点虽然是184.35 ℃。但事实上在加热过程中,当 温度在45 ℃~77 ℃就会完全升华。而苯的沸点是80.1 ℃,CCl4的沸点是76.8 ℃,在加热蒸 馏时,溶质碘和溶剂如影相随地一同被蒸馏出来。因此。这两种答案都得不到晶体I2。 方法二 1. 原理 根据I2在CCl4中的分配能力远远小于I2在KI中的分配能力,即KI+I2 === KI3(I3-:碘三离子)。而I3- 的性质与I2溶液相同,所以一般情况下得到I3-,也就等于得到了单质I2。 2. 分离方法如下 3. 实验装置图如下 4. 实验现象 烧瓶中剩余物为KI固体,烧瓶内壁和锥形瓶内壁附着有黑色碘晶体,锥形瓶中为碘水。 分析此方法有两个问题: 1. 用KI饱和溶液可以夺取碘,但是分层不是很明显,不容易分离。 2. 加热蒸馏也没有得到碘单质,试验似乎进入了一个循环中,只能得到碘水。 方法三化学法 用浓NaOH 溶液反萃取法,使I2 转化成碘盐进行富集。I2 的 CCl4溶液中的碘在碱性条件下 会发生歧化反应,所以可以用较浓NaOH溶液对 I2 的 CCl4溶液进行反萃取,使CCl4得到回收,I2与NaOH反应后,能以盐的形式富集,这一萃取进行得十分完全,反应为: 3I2+6NaOH === 5NaI+NaIO3+3H2O 当NaI 和NaIO3富集到相当量时,使体系变成酸性介质,如加入足量硫酸,使其中碘元素转 变成单质I2 得以回收,反应为: 5NaI+NaIO3+3H2SO4 === 3Na2SO4+3I2+3H2O 用固体NaOH代替NaOH溶液进行反萃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查得 NaOH固体 的密度为2.1 g/cm3,它与I2 反应的产物 NaI的密度为3.7 g/cm3,NaIO3 的密度为4.3 g/cm3,都大于 CCl4的密度1.59 g/cm3,而CCl4 的密度远远大于I-及I2的密度,这样就构成一个三 相体系,即固体NaOH(及反应生成的NaI、NaIO3)在最下层,CCl4 在中层,最上层为含I2 的水层。当上面的水层中含有 I2 时,两步萃取可以同时进行,即水层的I2 进入中层的 CCl4 层,中层的CCl4层里的I2又与下层的 NaOH 反应。在I2水层和CCl4层中不再有分配平衡, 加快了萃取进度,自发生成的I2 最终会转移到固体中去。将上层的水和中层的CCl4倾倒在 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得以回收CCl4;而下层的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滴入适量稀硫酸可得 到碘。 方法四减压蒸馏

  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碘水中碘的萃取 实验目的:1.学会从碘水中把碘提取出的方法; 2.验证萃取的原理; 3.初步学会使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即:萃取剂,四氯化碳)把溶质(碘)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水)组成的溶液(碘水)中提取出来,再 利用分液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药品:碘水,四氯化碳 器材: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 检漏:关闭下端活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观察活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右手食指摁住玻璃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玻璃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1、装液:用量筒量取6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然后再注入3mL四氯化碳(CCl4)(四氯化碳不宜取得过多的原因:1.略有毒性2.浪费药品3.造成污染4.处理不便),盖好玻璃塞。 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层呈色,为层。 3、振荡: 用右手压住,左手握住,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振荡过程中需不时打开活塞,进行。 4、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 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层呈色,为层。 5、分液 (1)将上端的玻璃塞打开(或者,使塞上的或对准漏斗上的),再将分液漏斗下

  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流出,用烧杯承接。。 (2)待下层液体流尽时,迅速关闭。烧杯中的回收到指定容器中(有机液体必须回收到指定容器内!否则污染环境)。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倒出。 6、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反思交流】 1、若分液时不打开上端玻璃塞,能否顺利分液? 2、经振荡、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理论上应该呈什么色?实际上呈现什么颜色?请解释原因。 3、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碘的萃取分液实验现象 (1)现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水溶液,无色;下层为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呈紫红色。 (2)原理:水与四氯化碳对比,碘更易溶于四氯化碳 (3)步骤: ①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②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是漏斗内气体放出。 ③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④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而流下。 萃取有两种方式: 1.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液-液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如用苯分离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机溶剂分离石油馏分中的烯烃;用CCl4萃取水中的Br 2.

  2.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试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或说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另外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龙源期刊网 对实验“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碘”的探究 作者:顾晔 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第03期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3-000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1》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实验1-4)“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萃取。具体操作为:“⑴用量筒量取10mL饱和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⑵......”[1]。笔者在课前准备该实验时发现,将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后,下层呈紫色,上层仍为棕黄色(比原碘水颜色略浅),碘水在萃取前后的颜色变化不大。当时有老师提出实验室配制的碘水浓度太大,加入的CCl4不足以将碘水中的碘完全萃取。可是,当增大萃取剂用量,并进行多次的萃取后,结果仍不能让我满意,似乎萃取效率很低;而《分析化学》对此进行过定量计算:等体积的CCl4从碘水中萃取I2时,全量一次萃取,萃取百分率可达98.8%[2],若分三次萃取,萃取百分率接近100%[3],这显然和上述实验现象不相吻合。 经查阅资料,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9g(20℃),常温下的饱和碘水不会溶解过多的碘,可碘水颜色为什么那么深?原来实验员配碘水时是将碘溶解在KI的稀溶液中,碘容易溶解在KI溶液中。会不会由于试剂KI的加入造成了碘水在萃取前后的颜色变化不大?笔者准备了以下几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1 通过对比实验找出问题所在 1.1 实验准备 实验1用两种不同方法配制饱和碘水 碘水(A)的配制:取少量单质碘加入烧杯,加100mL水溶解,只有极少量碘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再加入数滴1mol/L KI溶液,液体呈棕黄色,烧杯底部残留极少量固体。 碘水(B)的配制:取相同质量的碘加入烧杯,加100mL水溶解,加热40s液体呈棕黄色。 1.2 实验现象对比

  萃取操作实验 萃剂原液互不溶, 质溶程度不相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 下放上倒切分明。 解释: 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下放上倒切分明: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出。 【典型例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分离两种相互溶解的液体的是() ①过滤②分液③萃取④蒸馏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两种液体相互溶解,则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因过滤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分离两种相互溶解的液体,可根据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如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也可采用萃取的方法。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混合物的类型,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性选择分离方法。 2、在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进行萃取和分离操作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烧瓶C.漏斗D.分液漏斗 【考点】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解析】萃取、分液必须用到的仪器名称叫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

  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萃取和分液实验的仪器确定,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 A.四氯化碳(CCl4)B.苯C.乙醇(酒精)D.汽油 【考点】分液和萃取 【解析】A、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碘与CCl4不反应,水与CCl4不互溶,故A正确;B、碘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碘与苯不反应,水与苯不互溶,故B正确;C、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但酒精与水互溶,故C 错误;D、碘在汽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碘与汽油不反应,水与汽油不互溶,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萃取的原理,抓住萃取剂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较简单。 4、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左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右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分液漏斗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考点】分液和萃取 【解析】A.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故A正确;B.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故B正确;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C正确;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D错误;故选D。【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分液,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 5、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碘水中碘的萃取》案例解析 《碘水中碘的萃取》案例解析 实验名称: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目的:1.学会从碘水中把碘提取出 的方法; 2.验证萃取的原理; 3.初步学会使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 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即:萃取剂,四氯化碳)把溶质(碘)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水)组成的溶液(碘水)中提取出来,再利用分液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实验用品:药品:碘水,四氯化碳器材: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检漏:关闭下端活塞,向分液漏 斗内注入适量的,观察活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 不漏水,关闭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右手食指摁住玻璃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玻璃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1、装液:用量筒量取6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然后再注入3mL四氯化碳(CCl4)(四氯化碳不宜取得过多的原因:1.略有毒性2.浪费药品3.造成污 染4.处理不便),盖好玻璃塞。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 层呈色,为层。 3、振荡:用右手压住,左手握住,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振荡过程中需不时打开活塞,进行。 4、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实验现象:上层呈色,为层,;下层呈色,为层。 5、分液(1)将上端的玻璃塞打开(或者,使塞上的或对准漏斗上的),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流出,用烧杯承接。(2)待下层液体流尽时,迅速关闭。烧杯中的回收到指定容器中(有机液体必须回收到指定容器内!否则污染环境)。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倒出。 6、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反思交流】 1、若分液时不打开上端玻璃塞, 能否顺利分液? 2、经振荡、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理论上应该呈什么色?实际上呈现什么颜色?请解释原因。 3、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碘水中碘的萃取 一、实验目的: ①体验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树立实验环保意识。 ②认识各种仪器,熟悉和掌握分液漏斗的操作。 ③验证萃取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利用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三、仪器及用品: 量筒、烧杯、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试剂:碘的饱和溶液,四氯化碳(或煤油) 四、操作步骤: 1、检漏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盖紧上口玻璃塞。把分液漏斗垂直放置,观察活塞周围是否漏水。再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部分,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观察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水,用左手转动活塞,看是否灵活。 2、装液 用量筒量取5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 2 mL四氯化碳(CCl4),盖好玻璃塞。 3、振荡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4、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 5、分液(取下层溶液)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延烧杯壁流下。 6、分液(取上层溶液) 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烧杯中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7、回收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倒入2到指定的容器中。 8、清洗仪器,整理实验桌。 五、现象和结论: 现象: 1、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四氯化碳可以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黄色,下层无色透明、油状。 2、振荡时有少量气泡。 静置分层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或黄色变浅),下层紫红色。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何问题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7 新城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